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煦风沐月

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,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! 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行者医论汇集、评释  

2012-03-15 12:45:22|  分类: 寻医问药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一念不生,万象森然,应缘自在,此谓太极。一念方生,俄分向背,无中生有,是分两仪。向背殊途,取舍在中,因名三才。(是故太极为无,两仪,四象,八卦为无中生有)

 本太阳病,因营郁而发热,故左寸关常现浮大(营郁,即是营血不达而郁,郁久而发热尔)。庸工施以下法,苦寒杀伐,生阳郁遏而中土湿陷。此肝郁脾败,木郁土壅之证。脉现左关尺有余,此理中汤(相火不位)、达郁汤(上郁,阳不得透达尔)主之。然传经之热内陷,木郁风燥,营血郁热。故加芍、大黄以为权法。此义与三七生所论类同。

夏日阳气在肤,则阳气内弱,而多腹满飧泄之疾。岂可谓阳气盛;冬日阳气闭藏,则胃脘阳聚,亦常见脏府郁热之象。岂可谓阴气盛。

今时之人,膏食肥美,七情烦劳。故浊阴内聚,阳气烦张。

夏日阳气在肤,太阴之湿内聚,阳明燥热难降。仲景太阴篇所谓四肢烦热是也。余此时每见双手心烦热者,常予砂半理中一剂而烦热消。(夏日阳气在外,里则阳气弱,过食生冷而致太阴湿气内聚,使得中焦升降不行而使阳明不降,土主四肢,古四肢烦热也,其本乃太阴寒湿也,以砂半理中一剂可愈)

冬日阳气闭藏,一阳束于重阴之内,而难达四末者。阳郁者多,阳衰者寡。此概亦三七生倡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据。(冬日阳气在内,本该手脚温暖,而现寒者一为寒气重,用四逆背,一为重阴郁阳于内,是难达于四肢,故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。)

观乎本病之象,血压高.血管紧张系营血之郁。师云:生意不足,肝经痛热,温气郁遏,乃生风燥。本病诸象于此尽之。

厥阴之病,虽郑公尤有未明。

血糖者,盖谷之精也,谷精为阴。今糖尿病,谷精不能上奉,而羁留于血脉者,肝脾郁陷也。此厥阴太阴之病也。

厥阴之上,中见少阳。太阴之上,中现阳明。故此病多见风火燥热。然欲治其病,总不离“郁陷”二字。明得此义,虽不能尽愈此疾,亦近矣。

要言不繁,唯识者明之。

仲景厥阴病垂法,治之主以酸...,何也?木郁不发,迫于上下,则金水难以收藏。金不收则寸浮,水不藏尺浮。水不涵木这个词不生吧。厥阴病寒愈郁,则火愈盛,六脉弦大而实者多矣。

震卦,一阳居二阴之内,变则化巽,阳浮之象。切莫执于尺寸论阴阳。

管窥阴阳

世无阴阳,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。世无五行,达者言五行以明万方之象。故阴阳五行者皆假名也。先贤立言,旨在望后学能因指得月,得意忘言。不然亦是徒增故事,枉添败阙。(此乃前面无中生有之意也)

双足发热多是阳郁,不能下断语。

后背痒乃阳衰,予大剂四逆酌加桂,丹。

草姜附各30,有上热者加桂丹各6。同煎100分钟分两次服。六剂。

背为一身之阳,长病此者,阳衰之渐。

痒为阳气欲通不得通。夏日阳气开达故止。余季阳气在内,表阳不足故作。

(后背乃阳中之阳,痒乃阳气欲通不得通,至夏日阳气透达于外故痒止,其他季节阳气内收故表阳不足而作,可知本因乃阳衰也,四逆辈主之。)

慢性咽炎多是咽喉俱病。

清气不升则喉病,浊气不降则咽病。二者常又互为先后。现就久病者草方如下:

清气不升与桂枝汤加细辛,或当归四逆汤,或麻黄附子细辛汤。其左脉多浮。

浊气不降与桔甘汤加芍药,或砂半理中汤,或知柏地黄汤加减。其右脉多浮。

变化之妙,存乎一心。便可无惑。

“两天不洗头发油腻"   肾水耗散于己土.

附子助肝热,地黄增脾湿.  黄元御屡言之 . 如不识此.恐于黄师之学未致矣.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1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